圣像的历史

偷走“圣母”的商人 传说十六世纪有一位克里特岛商人,从一座教堂偷走了一幅神奇的画像。他把画像藏在货物中,向西行进。幸亏天意,他才躲过了一场狂风暴雨,最终落地。大约一年后,他带着偷来的画像抵达罗马。在那里,他病入膏肓,寻求朋友照顾。临终之际,他吐露了画像的秘密,恳求朋友将其归还教堂。朋友答应满足他的愿望,但由于他的妻子不愿放弃如此美丽的珍宝,朋友也未能兑现诺言而终。最后,圣母显现于这个罗马家庭六岁的女儿面前,并让她转告母亲和祖母,将永援圣母像安放在圣玛利亚宗徒教堂,该教堂位于圣母大殿和圣若望拉特朗大殿之间。传说,在经历了诸多疑虑和困难之后,“母亲最终遵从了建议,并在与教堂负责的神职人员商议后,于1499年3月27日将圣母像安放在了圣玛利亚宗徒教堂”。在接下来的300年里,这幅圣母像一直在那里受到崇敬。由此,圣像历史的第二阶段拉开帷幕,对永援圣母的敬仰也开始在罗马城蔓延开来。

圣马太教堂的三个世纪


圣马太教堂并不宏伟,但却拥有一件吸引信徒的珍宝:永援圣母圣像。1739年至1798年,教堂及其毗邻的修道院由爱尔兰奥古斯丁修士管理。这些修士被不公正地流放出国,并将修道院作为罗马行省的培训中心。年轻的学生们在永援圣母的庇护下找到了平静的避难所,为未来的神父、使徒工作和殉道做好准备。


1798年,罗马战火纷飞,修道院和教堂几乎被彻底摧毁。一些奥古斯丁修士在那里又住了几年,但最终也不得不离开。一些人回到了爱尔兰,另一些人在美国建立了新的修院,而大多数人则迁往附近的一座修道院。最后一批人带着永援圣母像而来。从此,奥古斯丁修士历史的第三阶段——“隐秘岁月”拉开帷幕。



1819年,爱尔兰奥古斯丁修士迁至波斯特鲁拉的圣玛利亚教堂,该教堂位于横跨台伯河的“翁贝托一世”桥附近。“圣马太圣母”也随之迁入。但由于“仁慈圣母”已在这座教堂中受到崇敬,这幅新迁入的画像被放置在修道院的一座私人小圣堂中,几乎被遗忘,只有圣马太教堂最初的几位年轻修士之一——奥古斯丁·奥塞蒂修士保留了下来。


老年修士与年轻的祭坛男孩 岁月流逝,那幅在圣马太教堂被摧毁的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画像,似乎即将被遗忘。一位名叫迈克尔·马奇的年轻祭坛男孩经常前往波斯特鲁拉圣玛利亚教堂,并与奥古斯丁修士成为了朋友。很久以后,迈克尔神父写道:“这位好心的兄弟常常带着某种神秘和焦虑的语气,特别是在 1850 年和 1851 年期间,告诉我这些话。‘我的孩子,你要知道,圣马太圣母像就在教堂的楼上:永远不要忘记它……你明白吗?这是一幅神奇的画像。’当时,兄弟几乎完全失明了。关于那幅令人尊敬的‘圣马太圣母’画像,也被称为‘永久援助’,我能说的是,从我小时候直到加入(赎世主会)修会,我总是看到它位于爱尔兰省圣玛丽亚教堂的奥古斯丁神父家庭教堂的祭坛上方……没有人对它虔诚,没有装饰,甚至没有一盏灯来表明它的存在……它一直被灰尘覆盖,几乎被废弃了。我在那里主持弥撒的时候,常常会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它。奥古斯丁修士于1853年去世,享年86岁,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他希望永久救助圣母再次向公众供奉。他的祈祷和对圣母玛利亚的无限信任似乎没有得到回应。

圣像的重新发现 1855 年 1 月,赎世主会传教士在罗马购买了“卡塞塔别墅”,并将其改建为他们传教士的通用住所,该传教士已传播到西欧和北美。在这片土地上,沿着梅鲁拉纳大道,是圣马太教堂和修道院的遗址。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块土地多年前被圣母玛利亚选为她的避难所,位于圣母大殿和圣若望拉特朗之间。四个月后,为纪念至圣救世主而开始建造一座教堂,并献给修会的创始人圣阿尔丰索斯·利古里。1855 年 12 月 24 日,一群年轻人在新房子里开始了他们的见习期。其中一位是迈克尔·马奇。赎世主会士对他们的新财产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更令人困惑的是,1863年2月7日,著名耶稣会传教士弗朗西斯科·布洛西神父在一次布道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一幅圣母像“曾位于梅鲁拉纳大街的圣马太教堂,被称为圣马太圣母,或更准确地说是永久救助圣母”。另一次,赎世主会的编年史家“查阅了一些撰写罗马古迹的作者,发现了一些关于圣马太教堂的记载。其中特别提到,在教堂(位于会所的花园内)曾有一幅古老的圣母像,‘因其奇迹而备受崇敬和赞誉’”。然后,“在向会众讲述这一切之后,大家开始讨论如何找到这幅画像。马尔基神父想起了从老奥古斯丁·奥塞蒂修士那里听到的一切,并告诉他的同修们,他经常看到图标,并且很清楚在哪里可以找到它。”

赎世主会对圣像的接受



有了这些新信息,赎世主会士们对这幅圣像的了解日益浓厚,并渴望将其带回教堂。总会长尼古拉斯·莫隆神父向教宗庇护九世递交了一封信,请求教廷赐予这幅“永久救助”圣像,并将其安放在新建的至圣救世主圣殿和圣亚丰索教堂内,该教堂位于旧圣马太教堂旧址附近。教宗准许了这一请求,并在请愿书背面亲笔写道:


“1865 年 12 月 11 日:宣传部长枢机将传唤波斯特鲁拉圣母院团体长,并告诉他,我们希望将本请愿书中提到的圣母玛利亚像重新放置在圣约翰和圣母玛利亚之间;赎世主会将用另一幅合适的画像替换它。” 按照传统,教皇庇护九世就在此时告诉赎世主会总会长:“让她闻名于世!” 1866 年 1 月,迈克尔·马奇神父和埃内斯特·布雷西亚尼神父前往波斯特鲁拉圣母院,从奥古斯丁会手中接收了这幅画像。


随后,圣像的清洁和修整工作开始了。这项任务委托给了波兰艺术家利奥波德·诺沃特尼。最终,在1866年4月26日,这幅圣像在梅鲁拉纳大道上的圣阿方索教堂再次向公众开放。

随着这一事件,她历史的第四个阶段开始了:圣像在全世界的传播。


圣像的最新修复


1990年,为了满足众多索取圣像新照片的要求,永久救助圣母像被从主祭坛上方取下。当时人们发现圣像已严重损毁;木材和油漆都因环境变化和之前的修复而受损。赎世主会总督府决定与梵蒂冈博物馆的技术服务部门签订合同,对圣像进行全面修复,以处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损害的裂缝和真菌。


修复工作的第一部分包括一系列X射线、红外图像、油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其他红外和紫外线测试。这些分析结果,尤其是碳14测试,表明永久救助圣像的木材可以可靠地追溯到1325年至1480年。


修复的第二阶段包括填补木材裂缝和孔洞、清洁油漆、润饰受损部分、加固圣像支撑结构等体力工作。由于所有修复工作如同身体手术,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因此这些体力干预被限制在最低限度。艺术分析将油漆的着色时间定为后期(17世纪之后);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圣像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尤其是在其面部特征上。


https://www.cssr.news/perpetual-help/history-of-the-icon/